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宋迎迎 通讯员 孔宪涛 冯志
近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山东省首批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录,青岛市崂山茶文化、胶州大白菜栽培系统、城阳少山红杏栽培系统3个项目上榜。山东省18个项目中,青岛占得3席,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各地市前列。其中,城阳少山红杏栽培系统列入山东省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此次青岛市入选的3项农业文化遗产各具特色。青岛崂山茶文化系统由“双适区田”栽培模式、“山海茶园”文旅、越冬防护栽培模式、崂山茶制茶工艺、崂山茶道等核心元素构成,兼具地域特色和技法工艺,糅合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同时凸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文明建设。截至目前,崂山茶种植2万余亩,年产值6亿元,区域品牌价值14.64亿元,崂山龙须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胶州大白菜栽培系统是独具胶州特色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目前,青岛全市种植面积达6万亩,年产量35万吨,年产值3亿多元;精深加工产品年产值13.5亿元,远销1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2.07亿美元。
城阳少山红杏栽培系统以沙黏土土壤为主,是以多品种红杏为主的、兼顾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保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少山红杏种植总面积2000余亩,其中百年以上古树200余棵,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和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关爷脸、崂山红杏、大麦黄、扁杏、佐氏等5个品种少山红杏入选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库。